日渐长,风渐暖,正是教研好时节。3月26日,伍家金小英语组开展了一场精彩纷呈的“生动课堂”课例研讨活动,聚焦“读的有效性”,通过说课、授课、研讨、议课等多个环节,探索英语教学新路径 。
程欢老师带来人教版PEP三年级下册《Unit4 Healthy food》第一课时。课堂伊始,她以一首生动活泼的歌曲引入课题,瞬间点燃了学生们的学习热情。课程从Mike的饮食喜好自然过渡到他朋友们的饮食需求,在此过程中,程老师巧妙设计了拼读、齐读、听读等多样的朗读活动,帮助学生扎实掌握食物单词以及表达饮食意愿的句型“I’d like some...”。课堂上,程老师巧妙融入宜昌特色美食,还将其与中国传统文化紧密相连,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。在小组合作环节,学生们积极参与餐厅点餐的任务,课堂氛围热烈,师生配合默契,高效达成了学习目标。
彭星老师执教的是外研社新标准五年级下册《M4U2 My favourite season is spring》。彭老师精心设计了Listen and match、Read and fill in等学习任务,由浅入深、环环相扣。在任务驱动下,学生们积极朗读与展示,彭老师则适时进行朗读技巧的指导。课堂上,一段《宜昌四季》的视频资源成为亮点,借助搭建好的语言支架和单词银行,学生们在小组合作中交流顺畅,合作效率大幅提升。
评课议课环节,观课老师们借助观察量表,从学生的朗读形式、朗读时长、学前学后效果对比等多个维度,深入分析和总结“读的有效性”的达成情况。
英语学科教学主管王玲玲校长对此次活动给予了高度评价。她称赞多样的朗读形式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,授课老师们在朗读指导上策略丰富,从单词的连读、弱读、重音,到句子的升降调,都能精准示范、耐心纠正,有效促进了学生朗读水平的提高。同时,王校长也提出了极具建设性的建议。她指出要更加关注朗读时间,在时间管理上做“加法”,确保每节课至少三分之一的时间用于朗读练习,让学生充分开口、反复实践。在评价体系构建方面,要引入多元评价主体,从多个维度制定量化评价表,精准评估每个学生的朗读表现,以评价推动朗读教学的发展。
此次教研活动,让全体英语教师对“读的有效性”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。通过交流与探讨,大家认识到朗读形式的多样性及其在英语教学中的重要作用。但如何让朗读切实助力学生的语言学习,如何使朗读教学更贴合学生实际需求,依旧是全体教师未来需要不断思考与探索的重要课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