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课堂聚焦165期】交流“出行”训练表达 谈论生活合作探究


作者:倪华平 发布时间:22/10/11

汪瑾老师和1903班的学生们呈现了一节欢乐不断、精彩纷呈的英语课。

汪老师所执教的内容是新标准英语四年级Unit5《We went to the Great Wall》。

上课伊始,一首欢快轻松的歌曲导入,课堂气氛马上被调动起来,老师顺势给出一张照片,介绍自己的湖南之旅,并询问学生:“Where did you go on your trip? What did you see on your trip? What did you eat on your trip?”引导学生思考自己的旅行。一个个高举的小手,表达出“I went to ... I saw... I ate...”

带着“How about Daming and Sam’s trip”的问题,学生进入小组合作环节,四人一小组,开始朗读主课文,并且根据问题找出答案。

在学生回答的环节,从“loudly大声”、“fluently流利”、“correctly正确”这三个维度进行表达。

通过合作学习,学生的表达机会变多了,合作意识增强了,问题唤醒了学生的语言储存,不仅活跃了课堂氛围,同时也自然引出本课的主题: “went to...saw ... ate...”

老师和学生一起把不流利和不正确的句子进行共学,通过跟读音频再次模仿,四人小组进行练习后,再上台进行表演。最后学生要说说自己的旅行,通过再次阅读思考应该从哪些方面表述,学生当即总结出本节课的主题语言:

生1:Where did you go

生2:What did you see?

生3: What did you eat? What did you do?

生4:How did you feel?

有了明确的语言指向支架,和学生生活经历之间的连结,学生有话可说,然后在两人合作中,完成导学单并上台分享my trip。

谈论自己的旅行经历是学生熟悉的内容,指向真实任务的学习是以学习者为中心、合作式和多元化的学习样态,整节课所有的活动和小组合作目标有明确的目的作为指引,通过哪个活动期望学生有什么语言,行为和情感上的变化,这都是生动课堂教学活动和小组合作成功与否的关键。

【课堂洞察 倪华平在本节课堂的学习推进过程中,汪老师通过表达自己的旅行所见所闻,询问文本中主人公旅行的所见所闻,谈论学生旅行中的所见所闻,这些问题为切入点,通过听音频小组合作,自学互学共学。教师老师遵从文本内容,巧用问题串“Where did you go ?(简单版)Where did Daming and Sam go?和Where did you go ?(思维发散版)”让同学们听录音、阅读课文、思考寻找答案。通过2人合作和四人合作,学生们获得了信息,提取了特征,并用学过归纳总结的语言支架进行合作和表达, 枯燥的文本立马变得生动立体起来,学习变得简单有趣。这样的教学有层次,连贯性,学生参与度好,教学效果大大提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