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课堂聚焦146期】读对韵之美 感文字之妙


作者:杜晓倩 曹婉璐 发布时间:21/09/30

看!他们正一边拍手一边和老师进行汉字对对碰呢!这是在一年级一班的课堂上,郑琪老师带领孩子们探索着第五课对韵歌的奇妙。

(一)“感”

经过努力,小朋友们通过了闯关游戏,郑老师奖励给大家一副美丽的图画,并鼓励孩子们将自己所看到的内容按一定顺序描述出来。图片的呈现让同学们在理解生字的同时也训练了口头表达。一张张风、雨、雪、云等照片的呈现,通过图片与文字“雨”的对比,让学生对象形字这一概念有了初步了解,将实际景物与抽象符号进行关联。郑老师的课堂除了用眼睛感受,还需要用耳朵去聆听:有小云朵的另一位好朋友雨唱出滴答的歌声,有把雪宝宝吹上天的风吹出呼呼的喧闹。

(二)“读”

郑老师通过开火车读生字、近反义词对对子、猜字谜等多种朗读形式,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等方法来识记和巩固生字,既能让孩子们记住,又能让他们感受课堂的乐趣。“有了风的帮助,雪花才能飞舞起来,所以课文才说——雪对风”,理解对子间关联性的课堂难点在引导中轻松化解;“小小白花天上栽,一夜北风花盛开。千变万化六个瓣,飘呀飘呀落下来”,汉字“雪”就由一首字谜巧妙地引出。

(三)“思”

郑老师带领学生详细且有序地学习“对、云、雨、雪、风、花、鸟、虫”七个生字,期间通过提问,你是怎么记住它、给生字找个朋友组成词语的方式使学生迅速地掌握生字的发音,学会识记和组词。云:介绍“云”的形成:云是水蒸汽在空中遇到冷气形成的,鼓励学生能在平时的生活之中多多看课外书,积累知识;雨:象形字引出,学生观察思考;雪:思考这个“雪”字,和我们刚刚学过的“雨”有什么联系呢;风:认读“风”,它是后鼻韵母,不太好读,请同学们竖起耳朵仔细听,郑教师带读三遍;花:请三位同学读好“花”字。提问:你们都见过什么花?你还见过哪些事物像花呢?引发学生思考,有浪花、烟花、火花;虫:思考小鸟喜欢吃什么?

一年级的小朋友尤其需要积极的鼓励,郑老师的表扬艺术也恰到好处,有对全班的表扬,有对个别同学回答问题的表扬。整节语文课堂课堂可谓是精彩纷呈,每位同学也感受到了对韵之美。

课堂洞察(曹婉璐):郑老师教态自然,语调亲切,课堂组织教学方式多样,评价语丰富。针对孩子每一次的回答,郑老师都能准确评价,认真听孩子们如何说。她关注课堂生成,巧妙设计提问,各环节过渡自然。在授课时,时刻注意课堂规则引导和习惯培养。课堂环节有图片、有声音,调动学生多样感官进行学习,学情把握准确。整堂课,孩子们有思考时的宁静,也有参与时的热情,教师语言妙趣横生,学生回答精彩纷呈。